手機變砝碼 消費更“秤”心廣西南寧開展計量惠民生活動
“這個活動辦得好,我們的手機貼了重量標簽貼,砝碼可隨身攜帶,平時來農貿市場買菜更放心了。”11月27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淡村農貿市場,拿著貼有重量標簽手機的消費者吳先生高興地說。
11月27日,南寧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廣西計量院、南寧市江南區市場監管局在江南區海吉星市場、淡村商貿城、富德海鮮市場同步開展“手機變砝碼計量惠民生”活動,進一步增強消費者計量維權意識,暢通監督渠道,幫助消費者把手機變成砝碼,讓消費者化身監督員,共同維護計量秩序。
海鮮類商品歷來是缺斤少兩的“重災區”。當天上午,在淡村農貿市場水產區,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設置服務咨詢臺,向消費者詳細介紹如何利用自己的手機檢驗商家電子秤計量的準確性,并使用檢定合格的公平秤對消費者攜帶的手機進行稱重,在手機背面加貼統一印制的重量標簽,讓消費者的手機秒變砝碼。執法人員還向消費者普及電子秤計量相關知識,現場操作演示如何識別作弊電子秤具,提升消費者的防范技能。
南寧市江南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何佳瑤表示,在消費過程中遇到商家使用電子秤稱量商品時,消費者只需將手機直接放在秤具上測試,看電子秤顯示的重量與手機標簽上的重量是否相符,就可以初步判斷是否遭遇“鬼秤”。若購買商品遭遇短斤少兩,消費者要保留證據,及時到公平秤復秤,聯系市場管理人員或撥打12315投訴舉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據統計,在當天的活動中,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共粘貼手機重量標簽400余張。據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開展“手機變砝碼計量惠民生”活動22次,指導79家市場開辦方強化公平秤指引,共為消費者粘貼手機變砝碼重量標簽3200余張、解答計量咨詢40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5600余份。
“這個活動辦得好,我們的手機貼了重量標簽貼,砝碼可隨身攜帶,平時來農貿市場買菜更放心了。”11月27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淡村農貿市場,拿著貼有重量標簽手機的消費者吳先生高興地說。
11月27日,南寧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廣西計量院、南寧市江南區市場監管局在江南區海吉星市場、淡村商貿城、富德海鮮市場同步開展“手機變砝碼計量惠民生”活動,進一步增強消費者計量維權意識,暢通監督渠道,幫助消費者把手機變成砝碼,讓消費者化身監督員,共同維護計量秩序。
海鮮類商品歷來是缺斤少兩的“重災區”。當天上午,在淡村農貿市場水產區,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設置服務咨詢臺,向消費者詳細介紹如何利用自己的手機檢驗商家電子秤計量的準確性,并使用檢定合格的公平秤對消費者攜帶的手機進行稱重,在手機背面加貼統一印制的重量標簽,讓消費者的手機秒變砝碼。執法人員還向消費者普及電子秤計量相關知識,現場操作演示如何識別作弊電子秤具,提升消費者的防范技能。
南寧市江南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何佳瑤表示,在消費過程中遇到商家使用電子秤稱量商品時,消費者只需將手機直接放在秤具上測試,看電子秤顯示的重量與手機標簽上的重量是否相符,就可以初步判斷是否遭遇“鬼秤”。若購買商品遭遇短斤少兩,消費者要保留證據,及時到公平秤復秤,聯系市場管理人員或撥打12315投訴舉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據統計,在當天的活動中,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共粘貼手機重量標簽400余張。據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開展“手機變砝碼計量惠民生”活動22次,指導79家市場開辦方強化公平秤指引,共為消費者粘貼手機變砝碼重量標簽3200余張、解答計量咨詢40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5600余份。
- 云南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2025-01-11)
- 福州推出“網絡餐飲e治理”新模式(2025-01-11)
- 江蘇發布首個省級質量強鏈工作指南(2025-01-11)
- 湖南培育放心消費承諾單位5.64萬家(2025-01-11)
- 牡丹江加強監管護航亞冬會(2025-01-11)